<object id="ayu7o"></object>

      <object id="ayu7o"></object>

    1. <menuitem id="ayu7o"></menuitem>
      <object id="ayu7o"></object>
      加入收藏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
      關注微信
      手機掃一掃 立刻聯系商家
      全國服務熱線18475208684

      西門子中國(授權)一級代理 惠州市代理商PLC

      更新時間
      2024-12-02 08:00:00
      價格
      請來電詢價
      西門子變頻器
      西門子觸摸屏
      西門子伺服電機
      西門子PLC
      西門子直流調速器
      西門子電纜
      聯系電話
      13922889745
      聯系手機
      18475208684
      聯系人
      向小姐
      立即詢價

      詳細介紹
      在我們實際工作經常會用到PID控制系統,但是對這個PID到底是什么?該如何調節,我們相信大家都比較頭痛。但是今天,我們就用大白話的方式給大家講講PID。



      一、PID應用場景





      其實不管是在自動化行業還是在生活中,我們都或多或少都會接觸PID。比如空調系統、定速巡航系統、恒壓供水系統(如圖1)上都可以見到PID的影子。在這些系統中,Zui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需要設定一個我們想要的數據,然后設備就根據我們的設定,自動進行調節。


      比如:在恒壓控制系統中,設定一個壓力(10MPa),那么這個系統就需要穩定在我設定的壓力值10MPa左右;在空調系統中,我們設定好了一個溫度(26℃)之后,我們當然希望室內的溫度就一直穩定在26℃左右嘛。在我們設定好了參數之后,設備如何自動調節呢?就是通過PID功能進行調節的!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1:PID應用場景圖




      二、PID控制系統





      在PID各參數的作用之前,我們先宏觀來了解一下PID控制系統。如圖2所示,一個完整的PID系統中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:給定環節、控制器、執行機構、被控對象、反饋環節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2:PID控制系統圖


      我們逐個來說明每個環節的作用。為了說明這些環節的作用,我們舉一個生活的例子:


      現在我們接到一個任務,需要騎一輛自行車沿著直線走1000米。那么直線走1000米就是“給定環節”了,因為我預先就知道了需要走多少米距離并且走的是直線。騎車的是“人”,人由大腦控制,那么大腦就是“控制器”了,大腦不能直接控制車輛,然后大腦發命令的方式去控制我們的手和腳從而控制自行車,那么手和腳就是“執行機構了”,而Zui終我們控制的是自行車,那么自行車就是“被控對象”了。那么在騎車的過程中,可能會出現一陣風或者路上出現石頭或者坑等,那么這些石頭或者坑呢,就是“擾動”。我們在走直線的過程中,到底有沒有沿著直線走呢?我們可以通過眼睛看,那么眼睛把自行車的信息收集起來(是否走歪了),這個過程就是“反饋環節”。僅僅知道是否走歪了還不行,需要及時調整,如何調整呢?就是通過預期設定(給定環節)與實際路線(反饋環節)相比較,得到的差值進行修正。


      那么把生活中的這個例子應用到工業中來,其實是非常類似的。如圖4所示是:恒液位控制系統。我們通過觸摸屏設置水池里需要到達的液位高度,當PLC接到我們設置的命令之后,通過傳感器反饋實際的液位高度與我們設定的液位高度相比較,得到差值。如果低于我們設定的液位值,則驅動變頻器帶動水泵往水池里加水,當高于我們設定的液位值,變頻器則停止加水。




      三、PID三個參數的作用





      我們了解了PID控制系統是怎么回事之后,再來了解PID這三個參數的作用就會相對簡單了。首先我們從全局的眼光來看這個公式,如圖3所示:

      ①u(t) :輸出曲線,pid輸出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。也就是Zui終輸出信號的大小。

      ②Kp:比例系數。這個系數由人為給定,可以大也可以小,我們要調節PID參數的話,Kp這個系數尤為重要。

      ③e(t) :偏差,設定值與實際值的偏差。

      ④Ti:積分時間。

      ⑤Td:微分時間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3:PID公式圖


      在圖3這個公式中,其中u(t)和e(t)是比較好理解的,剩下的就是Kp、Ti、Td參數,這三個參數正是我們需要人為調節的(當然,很多設備也有自動調節的功能,比如PLC就有自動整定這三個參數的功能)。但是在這個公式中,我們可以得到幾個結論。

      第一個就是:當e(t)為0則整個PID結果為0,也就是偏差為0時,PID沒有輸出,從而說明了PID輸出一定是需要有偏差的;

      第二:P+I+D的結果等于u(t)。


      01

      比例系數:Kp


      比例調節就是根據當前的值與目標值的差值,乘以了一個Kp的系數,來得到一個輸出值,這輸出值直接影響了下次當前值的變化。公式為:U(t)=Kp*e(t)

      舉例:(1) 如圖4所示,有個水池,需要時刻保持1m的高度,目前水桶里有0.2m的水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4:水池示意圖


      那么采用P(比例)的方法加水:即每次測量與1m的誤差,并加入與誤差成比例的水量,比如設Kp=0.5:

      第一次,誤差是1-0.2=0.8m,那么加入水量是:Kp*0.8= 0.4mm,

      第二次,誤差是1-0.6 =0.4m那么加入水量是:Kp*0.4=0.2m。


      按照此種方式,我們加若干次水,然后繪制成表格(如圖5)及曲線圖(如圖6)。我們可以看到加到了第8次水之后,基本上就沒有誤差,基于誤差的輸出也只有0.00313。而從圖6的曲線圖也可以看到,從第6次開始,水位基本上就是趨于穩定的。那么,這不正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嗎?預期是需要保持1m的高度,加了8次水剛好就到了1m左右。但是在實際的工程中,可能是一邊放水,一邊往水池里加水。如圖4所示,如果說有人把水池的水龍頭打開了一邊加水一邊放水,還是加8次水就剛好到了1m的位置嗎?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5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6


     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邊放水一邊加水的這種情況。有個水池下面安裝了水龍頭,仍需保持1m 的高度,目前水桶里有0.2m 的水,但每次加水都會流出0.1m。


      我們仍然設Kp=0.5

      第一次:誤差是 1-0.2=0.8m,那么加入水量是 Kp*0.8=0.4m.Zui終水位時是0.4+0.2-0.1=0.5

      第二次:誤差是1-0.5 =0.5mm 那么加入水量是 Kp*0.5=0.25m,Zui終水位是0.5+0.25-0.1=0.65


      我們按照這種方式推算,繪制成表格(如圖7)及曲線圖(如圖8)。從表格和曲線中可以看到,從第6次開始水位基本上穩定在0.79左右,也就是水再也上不去了,這其實也很好理解,因為每次加的水量基本上等于流出的水量(0.1m),所以水位基本上就沒上升,也沒下降。那么這種情況呢,就叫做穩態誤差,這也就是比例調節的不足,需要積分參數來彌補。當然,有的人會提出,那是不是把Kp這個參數往大了調,是不是就可以讓水時刻穩定在1m的位置呢?


      為了驗證,我們把Kp修改成2,而不再是0.5了,那這個表格(如圖9所示)和曲線(圖10所示)。可以看到比例控制引入了穩態誤差,且無法消除。比例常數增大可以減小穩態誤差,但如果太大則引起系統震蕩,不穩定。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7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8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9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10


      02

      積分系數:Ki


      為了消除穩態誤差, 加入積分,積分控制就是將歷史誤差全部加起來乘以積分常數。公式為Ki*( e(1)+ e(2)+ e(3)……)。e(1)代表的是第一次誤差,e(2)代表的是第二次誤差,依次類推。

      還是先設Kp=0.5,Ki= 0.3

      第一次: 誤差為0.8, 比例部分 Kp*0.8=0.4, 積分部分 Ki*(e(1))= 0.24,加入水量u為0.4+0.24=0.64,Zui終水位0.2+0.64-0.1= 0.74m。

      第二次: 誤差為0.26,比例部分Kp * 0.26=0.13,積分部分Ki*(e(1)+e(2))= 0.318,加入水量u為 0.13+0.318=0.448,Zui終水位:0.74+0.448-0.1=1.088m。將推算的數據繪制成表格(如圖11)及曲線圖(如圖12)。從表格及曲線圖可以看到,水位第一次到第5次水是有些波動,但是隨著積分項發揮作用,水位逐漸趨于穩定在1m左右。這就完美解決了比例項的弊端(存在穩態誤差)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11
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12


      相關產品

      聯系方式

      • 電  話:13922889745
      • 經理:向小姐
      • 手  機:18475208684
      • 微  信:18475208684